第05版:社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携手相伴 勤劳致富

张小雨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张香云老人在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本报融媒体记者 韩 丰 摄

  爱情,不单单属于年青一代,许多老人也都有着不愿向人言说的爱情。这爱情,藏在心底,如潭渊般深沉,更像钻石一样珍贵。在夏邑县太平镇尹庄村,就有这样两位老人。他们的爱情故事朴实无华,却细水长流、滋润心田。

  女主角名叫张香云,今年80岁,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又是一位种植果树的能手。

  见到张香云老人,问起她年轻时和丈夫的爱情故事时,她收敛了笑容,陷入沉思之中。几分钟后,老人理了一下花白的头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她说,她的丈夫叫谭武胜,是尹庄村人,她是张集村人,过去同属三姓庄大队。小时候自己家里穷,谭武胜家更穷。她和谭武胜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同学。小学毕业后,因为家里太穷,就没有再上中学,他们都进入大队宣传队学习排练节目。张香云唱得好,长得也漂亮,谭武胜喜欢上了她。张香云知道谭武胜家里穷,只有三间破土屋,但她并不嫌弃他。谭武胜参军前,两人悄悄去太平集登记结婚。这时两人口袋里没有一分钱,为了庆祝,就在街上要了一碗凉水喝下去,唱着歌回家了。没地方结婚,张香云就一人坐上火车到天津,在部队与谭武胜举行了婚礼。一袋糖果,二斤花生,招待了战友。在部队度过了蜜月,她又独自一人返回家中。婆家没地方住,她就住在娘家。这时她已担任大队民兵营长,样样工作都走在前头。

  谭武胜在部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年后,退伍回到了家乡。回家后,夫妻二人就自己动手,拉土脱坯盖房子,有了自己的家。当时为了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号召,她和丈夫商量,只要一个孩子,用双手挣来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不久,土地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农村。张香云认为,光靠种几亩庄稼根本改变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还得想办法干点副业。农闲时,她跑到县城卖服装,做点小生意,也挣了不少零花钱。折腾了一阵子后,她又想种果树。她听说附近的八里庄种苹果挣了不少钱,就栽植苹果树。苹果树管理需要技术,她就外出学习,参加果树培训班,回来后,再给丈夫讲解。施肥、打药、剪枝、配花、套袋、松土……夫妻二人很快掌握了种植技术。

  种了几年苹果树,张香云家庭也有了些收益,夫妻二人又将原来的土屋翻盖成了砖墙瓦屋。2010年,她又和丈夫商量,把苹果树换成梨树。经过夫妻二人几年日日夜夜的精心管理,梨树终于挂了果,新的品种一上市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秋天,梨果成熟,到梨园购买梨果的人络绎不绝。太平镇政府经常把他们的梨果当做特产礼品向外推介。梨园的收入也日益可观。此时,夫妻二人又将瓦房翻盖成了楼房小院。小洋楼两层,院内还栽种了花草,如别墅一般。一个儿子已结婚生子,儿媳妇也成了梨园的管理能手。一家人在梨园中辛勤劳作着,和谐又幸福。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2019年,张香云的丈夫谭武胜突然患了重病,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临终时,丈夫拉着妻子的手说:“香云,咱俩自小相爱,我真是不想离开你。等我死后,把我埋在梨园里,我要日夜守着梨园、守着你。”张香云含泪把丈夫葬在了梨园的深处。

  张香云和谭武胜的爱情很平凡,却如梨果一样,朴实而甘甜。他们一辈子相濡以沫、携手相伴,用勤劳的双手,紧跟时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