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78岁乡村教师爱上“涂鸦”

女儿精心为妈妈制作绘本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 岩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刘淑美老人与女儿张晓红一起欣赏绘本《我本自在仙》。

  ▶刘淑美老人的画作。

  “我爱山川河流,我爱花草树木,我爱日月星辰,我爱人间烟火……色彩是痴痴的情,线条是浓浓的爱,每一抹色彩,都是我说给你听的话,每一幅图画,都是我唱给这个世界的歌。”这是虞城县有着30年乡村教师经历的刘淑美老人在绘本《我本自在仙》中的前言,也是她内心的独白。

  2022年9月,从来没学过绘画的刘淑美,每天在家信手“涂鸦”,一年时间画出百余幅充满童趣和温情的作品。在虞城县人民法院工作的女儿张晓红为母亲的每幅作品都配上诗歌和走心的文字,又找到专业公司进行设计,经过几个月的准备,11月28日终于制作完成了这本有着特别意义的绘本《我本自在仙》。

  翻开这本精致的、铜版纸印刷的绘本,让人眼前一亮,扉页上赫然写着:天真烂漫是吾师。张晓红笑着解释:“苏东坡有诗云: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我觉得不仅作诗如此,画画也是如此。就像妈妈的‘涂鸦’,没有世态的炎凉,没有心中的忧愤,没有世间的争斗,是那样的清新活泼,是那样的令人陶醉,每幅画面都渗透着和谐与美好。”

  刘淑美爱上画画,纯属偶然。2022年暑假,在武汉工作的小女儿带着孩子回商丘住几天,走的时候,孩子的彩笔忘带走了,刘淑美觉得闲置着怪浪费,就拿着彩笔随意在纸上“涂鸦”。“妈妈随手几笔,眼前便出现了几朵色彩绚丽、线条优美的牡丹。我颇为惊讶,表扬她有绘画天赋。妈妈嘴上说着‘随便画的,不成样子’,脸上却有喜色。”张晓红笑着说。

  刘淑美曾在虞城县镇里堌乡张三楼村当过30年的乡村教师,在孩子们的记忆中,摆在妈妈面前的,不是一摞摞的需要批改的作业,就是一块块等待侍弄的田地,姊妹几个从来没有见过妈妈画画。据儿女们回忆,刘淑美爱好广泛,爱看书,爱唱歌、唱戏,爱做手工……虽然没有专门学过绘画,但是在她的心里,生活的场景就是一幅幅画、一首首诗。

  刘淑美做事情很投入,绘画亦然。在街上看到喜欢的墙绘,她就会随手拍下来回家临摹。女儿带她外出旅游时,她也是举着手机不停地拍风景、拍建筑,口里还赞叹着:“多美啊!回家我要画下来!”除此之外,她还在手机上关注了好多教绘画的微信和抖音账号,一边听一边练,进步很快。

  为了鼓励妈妈,张晓红对老人说:“等画够100幅,我给你出画册。”从那之后,每次回家看望妈妈,刘淑美都会拿出新画作给女儿看,有人物、有花鸟、有山水、有风景,一幅比一幅好看。她说:“对每幅画,妈妈总能说出个一二来,有的是一个故事,有的是一份心情,有的是一种寄托,有的是一段回忆。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把这些‘画外音’记下来,经过最后的整理和修改,便成了每幅画所配的文字。”

  张晓红是一名法官,繁忙的工作之余喜欢“舞文弄墨”。她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常常有作品刊发在媒体上,可以说,这个画册设计制作的过程,是她精神世界“与文共舞”的成果,也倾注了她对母亲的认同、理解和深深的爱。“喜方块字、三原色,爱风雅颂、真善美,历经坎坷赤子之心尚在,半世心酸志诚之道犹存……”她为妈妈整理了颇有文艺范儿的人物介绍;将妈妈的作品分门别类,设计花鸟含情、林深见鹿、浮世清欢、乡关何处四个主题;还饶有兴致地写了一篇后记——《妈妈的画和画画的妈妈》,浓浓的母女情跃然纸上。

  “妈妈的绘本‘出版’了,这是我们全家值得庆贺的大事,也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妈妈拉扯我们长大,我们陪妈妈变老。正如妈妈所说,这是我说给你们的话,也是我唱给这个世界的歌。”张晓红深情而幸福地说。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