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被网友称为“线上演唱会元年”。从崔健线上演唱会超4300万人观看,到周杰伦演唱会线上重映吸引近1亿人次,再到近日罗大佑首场视频号线上演唱会和孙燕姿抖音线上唱聊会同时亮相,“70后的青春”和“90后的青春”在线上PK,迸发出激情的火花,让网友直呼过瘾。
线上演唱会缘何频“出圈”?除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还有以下因素:
疫情影响下聚集性演出活动减少是原因之一。受疫情影响,聚集性的演出活动几乎处于停摆状态。为避免交叉感染,别说是大型演出,甚至超过20人以上的聚集活动都要报备审批。如何解决疫情防控需要与“歌手想唱,粉丝想看”的矛盾,线上演唱会无疑是在夹缝中求生的最好选择。有人说,疫情下的网络造就了一批“草根英雄”。演员刘畊宏在平台直播领跳健身操,短短一周时间吸粉4000万。农民工高小健以工地为舞台,凭借原生态表演拥有1800万粉丝。这些事例除了佐证人们对疫情防控的理解和支持,还体现了他们身处疫情之中依然追求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旋律。年老人可能听不懂年轻人的歌,但却有让他们跟着哼唱的旋律。罗大佑与孙燕姿于同一天举办线上演唱会,许多歌迷留言:我看孙燕姿,给爸妈放罗大佑。怀旧情结几乎人人都有,也最能戳中人的情感软肋。旋律响起,满满回忆;念兹在兹,引发共鸣。诚如现在正处麦收季节,一声布谷鸟的鸣叫,一幅拿着镰刀收麦的场景在抖音里都有上万的点击量,这也是怀旧情结使然。线上演唱会上,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人们记忆的打捞和捡拾。
“直播经济”优势的凸现,客观上也为线上演唱会“出圈”提供了契机。近年来,“互联网+直播”催生一个新的热词:“直播经济”。“直播经济”最明显的特点是成本小,门槛低;足不出户,日进斗金。据悉,在鸟巢举办一场演唱会,仅场地费一项就动辄近千万元,而在线上开演唱会,可能只需一间房、一方草坪、一个乐队、一套直播设备而已,但收到的社会效益却不比线下的低。两者投入成本的天壤之别,也促使不少创作者频频亮相线上演唱会。
线上演唱会频频“出圈”,也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多一些创新的思维,一场怀旧的演唱会,就有可能成为平台经济的“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