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年三月廿三日,适逢五四青年节。余偕老伴带孙,驱车造访白云寺。
白云寺者,华夏有之。丽水白云寺、海丰白云寺、五台山白云寺,还有武夷山白云禅寺、连云港白云禅寺等等,皆依山而建,或居山腰,或盘峰顶,晨钟暮鼓,梵呗声声,多以景观特色取胜。“深山藏古寺”就是其真实写照。
然余所言寺者,既非靠山,也不临水,实乃唐代贞观年间初建,近1400年来,隐居民间的一座古老而独特之寺院,它就是商丘市民权县白云寺,也称白云禅寺。它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中原四大名寺。
走近白云寺,方知它之独特。一是有关帝王三顾古寺之传说,二是猜不透的铁锅槐,还有不惜巨资,从国外请来众多金身佛像,捐赠寺院的故事。
帝王传说。清朝皇帝顺治6岁登基,成人后偶得江南美女董小婉,宠爱有加。但皇后对汉族女子得宠视之如仇,竟背着皇上把董小婉乱棍杖毙,沉尸河底。皇后这一手段深深刺痛皇上之心,他愤怒之下,失去理智,遂脱去皇袍,隐姓埋名,离宫出家,进了佛门。他先去五台山,后追随活佛佛定大和尚,脱去皇袍换袈裟,来到民权白云寺。
顺治一出走,惊动朝野。康熙继位后,四处寻找,终无下落。
有一天,康熙偕侍卫微服私访,来到白云寺,先拜访佛定大和尚,并亲自为1200名僧人打斋供众,发问:“僧众到齐否?”佛定答:“尚有一烧火老僧未到。”遂至僧厨见之,曰:“请问长者尊姓大名?”老僧答曰:“贫僧八乂。”且反问:“京城麦苗可好?”康熙不解其意,遂回京师把探访老僧原委告母。母聪颖过人,令其把“八乂”合成一字,“父”!又告“麦苗者乃母之乳名也。”康熙恍然大悟,遂辞别母后二次微服私访。
当康熙再抵白云寺,时过境迁,佛定方丈曰:“那老僧已外出云游,不知其去向矣!”康熙怅然自悔,心想:“吾乃8岁登基,为父出走年岁甚幼,此次当面对答也不认知,悔之莫及也!”
康熙四十九年,一改微服私访之惯例,明文昭告天下:“皇帝出外巡视,驻跸白云禅寺,犒劳老方丈,赏赐众僧人。”为寻父,三下白云禅寺……这次终于见到了父亲!了却一桩心事。
为向寺院表达感激之情,赠送了顺治御用之銮驾、八柜藏经、铜云牌、翡翠如意钩、御扇等珍贵物品,又御题“當、堂、常、赏”四字以赠。此四字何意?留给后人思考。
铁锅槐故事。沿着佛道复前行,抵近镶嵌四字“當、堂、常、赏”之碑亭,再往前走,便是短墙围拥、众人合抱之铁锅槐了。
据说,铁锅口径2.5米,腹深1.5米,树干周长2.4米,高4米。古槐在一口破裂的铁锅中盘根错节,铁锅碎片被包进树体。几百年来,铁锅不锈,槐树枝繁叶茂,形成景观,岂不怪哉!20年前,余有幸初见铁锅槐。彼时,但见树之东侧裸露铁锅边沿,甚为好奇!然此次未曾相见。何哉?盖因土封护栏遮掩所致,当年风光不再。有人问:“铁锅何以长出树?”一曰,康熙皇帝与行兴大和尚共同栽培;一曰,此铁锅乃康熙所赐三口之一口,熬粥济贫后弃之不用,久之,锅里淤满黄土,喜鹊口含种子遗落,生之长之,终成大树。云云。见仁见智,口碑不一。
离开铁锅槐,漫步佛道,踏上寺庙中轴线,得以观赏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还有养心殿、禅堂等。当看到一尊巨型雕塑,噫嘻!危乎高哉!须仰视才见佛面尊容,这莫非傅凤英之杰作?
傅凤英者,乃傅作义将军之小姑也,深明大义侨居缅甸之爱国居士。当她听说白云寺缺乏佛像时,就托人转告印发大和尚,帮他请回玉佛。结果请来释迦牟尼玉佛数十尊,安放在各个大殿内,其中一尊2吨多重,为雪花玉石,价值数百万元。今日白云寺之壮观,爱国居士功不可没。
游历白云寺,方知山之高、海之深矣。追思不尽,聊以诗句记之:千年名寺在中原,自古中原出圣贤。孔孟张扬仁政策,老庄坚守无为观。大清皇帝缺功绩,忝列圆寂禅院前。一向佛门宣正气,白云禅寺焕新天。